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的“利器”
更新时间:2015-08-19 点击次数:3559次
*,泄漏检测和修复技术(LDAR)被国内外视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的“利器”。目前,博桑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称,公司凭借自主研发力量,开发出了新一代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治理技术——QOGI检测技术。
随着红外热感检测仪器定量技术难题的攻克,*博桑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治理技术达到世界水平。他们瞄准的,是即将出现爆发式增长的VOCs治理市场。总郑向告诉记者,他们依托自主研发的LDAR监测软件平台,打造出国内专业的VOCS检测和维修队伍。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元凶”,它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并直接导致了大气中PM2.5的形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问题,其中,LDAR技术即泄漏检测和修复技术,就是经过检验、行之有效的“查毒利器”。
这项技术通过对特定设备(包括阀门、泵、连接器、法兰、搅拌器等)的定期检测、查找并修复泄漏环节,可实现有毒污染物排放水平减少60%至80%,约80%的日常设备泄漏能够被修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泄漏检测方法和逸散排放评估标准。相比之下,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已进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日程。印发的《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一家企业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点多也就十多个,VOCs则不同。石化行业的密封设备泄露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产生的重要来源。仅中石化[微博]一家下属企业涉及VOCs排放的密封点就达250多万个。如果运用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一组工人一天检测500个密封点。仅把所有密封点巡检一遍,就要耗费相当大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而运用红外技术后,一天可检测3000到1万个密封点,效率将大大提升。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VOCs治理研究的城市,北京VOCs排放来自工业的比例占29.8%。为扼住排放源头,《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针对石油化工、油品储运、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进行低挥发性有机涂料替代、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改造,制定了技术改造奖励制度,鼓励企业治污减排,单个环保技改项目支持资金高可达2000万元。
2014年,*博桑引进实施了LDAR技术,为更好地解决化工、炼化企业无组织排放的问题,还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目前正在研发新一代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治理技术——QOGI检测技术。该技术改进了传统方法速度慢、准确度低等缺点,同时攻克了OGI红外热感检测仪器不能定量的历史性难题,使*博桑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治理技术达到世界水平。
(来源:)